衛部救字第1111364461號
因缺乏保護意識及身體界線教育 數位性暴力被害人年齡逐年下降
你擔心孩子的性私密影像外流,或被別人誘騙取得性影像後進行威脅恐嚇嗎?
婦女救援基金會發現,不管是被害者,或是手上拿到別人性影像來散布者,或威脅恐嚇者的年齡越來越小。
婦援會數位性暴力防治服務實務經驗中,發現數位性暴力被害人與加害人年齡逐漸下降,曾服務被害者年齡最小為10歲,此狀況顯示許多兒少因為情感、同儕因素、缺乏數位性隱私與自我保護意識,容易被誘騙。
許多兒少容易被人誘騙或向別人索取或散佈性影像,是因為情感、同儕因素、缺乏數位性隱私、數位身體界線教育,以及模仿周遭大人經常拍攝、上傳分享生活影像行為。
「從心出發,兒你同行」
兒少數位身體界線教育 應從幼兒園開始
婦援會調查結果:六成六家長表示就讀幼兒園階段 須教導數位身體隱私權
婦援會針對家中有18歲以下兒少之家長進行長達一個月的「數位公民素養及兒少數位身體隱私教育態度」線上民調。統計結果發現有近六成的家長會擔心孩子被誘騙、被索取或向他人索取性影像。
佩甄也呼籲家長試著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家長若可以和孩子成為朋友,一同認識使用網路的安全方針、一起學習,更能夠好好關懷、保護孩子們。
數位性別暴力防制,必須從小教育、周遭大人以身作則:
1. 保護孩子,不隨意拍攝和上傳分享
2. 數位身體界線教育從家庭做起
3. 數位公民素養教育應從幼兒園開始
4. 企業落實SDG's,攜手加入兒少數位性別暴力防治
用行動支持婦援會,一起守護兒少終結性別暴力!
佩甄與婦女救援基金會邀請大家
給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點一下用LINEPay捐款
專案捐款將用於:
一、數位性別暴力防治教育
數位身體界線教育訓練、預防課程/活動/宣導
二、有你「孩不孤單」
受暴婦女與目睹兒少身心、生活重建各項服務
1. 人身安全危機處理與安全計畫擬定
2. 諮詢協談、心理輔導、情緒關懷與支持
3. 法律諮詢、陪同服務(出庭、驗傷、診療、報案)
4. 各項經濟補助、居住協助
5. 就業、就學協助
6. 心理諮商轉介與社會福利資源連結
7. 支持/治療團體、親子/親職教育團體、演講
三、性別暴力防治倡議、公民教育和政策、修法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