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辦單位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黃淑玲及執行長康淑華的帶領下,所有參與活動的現場民眾,一起閉上眼睛默哀一分鐘,對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受害者,表達追思與悼念。黃淑玲董事長表示,每年的8月14號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今年剛好是二次大戰結束70周年,更加突顯其歷史意義。正是因為這些「慰安婦」倖存者勇敢站出來,並堅持了20多年,才讓這段二戰時期被忽視、甚至被刻意掩蓋的歷史得以曝光,讓世人重新認識戰爭中的性暴力和種種違反人性的罪行。這些「慰安婦」是近代國際女性人權運動的推手之一,但令人難過的是,倖存者已經逐漸凋零,以台灣為例,目前所知仍然健在的「慰安婦」阿嬤,只剩下4位。但日本政府卻至今不願面對史實並公開認錯道歉,因此,婦援會特別選在日本交流協會旁的慶城公園,舉辦這場「Comfort Women Never Be Forgotten」紀念晚會。
由於晚會舉辦前一個小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好在日本召開記者會,發表二戰結束70周年的談話,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特別針對安倍首相的談話作出回應。康淑華執行長表示,安倍首相在談話中依舊沒有對「慰安婦」受害者公開道歉,依舊選擇迴避,令人感到痛心與遺憾。如果不願解決「慰安婦」問題,他近來經常掛在嘴邊,說要保障女性人權的言論,都只是消費女性的政治口號。康淑華執行長進一步強調,反省「慰安婦」的歷史,並不是要仇日或抗日,而是讓下一代有勇氣面對未來,創造亞洲的和平,讓女性人權不再遭受侵害。至於最近台灣社會因為課綱問題而引發對「慰安婦」的爭議,康淑華執行長嚴正表示,在這一波爭議中,「慰安婦」已經成為台灣政黨鬥爭的犧牲品。她呼籲各政黨不要再消費「慰安婦」,並期待以女性人權為基礎來論述「慰安婦」,給下一代進步的歷史教育。
今年814「國際『慰安婦』日紀念晚會」的主要精神 -「傳承」、「連結」、「遍地開花」,是要將這段歷史記憶繼續「傳承」下去,「連結」跨世代及社會各領域的力量,除了對所有「慰安婦」受害者致意,更希望喚醒大眾對戰爭中女性人權議題的關注,為世界各地目前仍在戰火中的受暴女性表達關懷,讓這股和平反暴力的力量得以「遍地開花」。也因此,我們在這場紀念晚會上發送給現場的民眾象徵和平的黃絲帶與象徵反性別暴力的紫絲帶,讓大家配戴在身上,一起展現對此精神與理念的支持。晚會上,除了婦援會之外,包括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林秀怡、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唐博偉、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台灣展翅協會秘書長李麗芬、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美薰、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玥好等多位婦運及人權團體的代表,也都親自出席,展現對「慰安婦」議題的支持。多位出席的代表都指出,由於婦援會過去多年來不斷舉辦為「慰安婦」受害者爭取公道的活動,才讓這段歷史沒有被忘記,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唐博偉相當感慨的說,這些婦運和人權團體從二戰結束60周年時,就開始參與婦援會的活動,如今10年過去了,卻還在持續等待日本政府的道歉,不過,各團體代表都同聲表示,會繼續跟婦援會站在一起,直到日本政府公開道歉為止。
這場紀念晚會安排了各種表演活動,來悼念許多在二戰中遭受性剝削和性暴力的「慰安婦」受害者,當中有大多數的人都在戰爭中不幸葬身異鄉,甚至連名字和身分都不可考。「一顆子彈穿過我的下體,竟像一片枯葉輕輕地飛過庭院,我已忘卻的疼痛如一排一排的落花,不知黏在哪一雙軍靴跟底,一步踩爛一個少女的春天…」,在大提琴的樂聲伴奏下,婦援會同仁和志工們,緩緩朗誦這首由詩人林怡翠所寫的詩歌「被月光抓傷的背」,當中所描寫的,正是帶著傷痛勇敢活下來的台灣「慰安婦」阿嬤。接著,由「花天久地劇團」團員楊美美表演獨腳戲「阿日妹妹過海人生」,表演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透過獨白講述「慰安婦」倖存者一生的故事,尤其是戰後回到台灣,面對那段無法說出口的痛苦經歷,以及社會歧視的二度傷害,令現場民眾都為「慰安婦」倖存者的遭遇感到唏噓不已。另外,吳亭儀、林岳德、Vitti等三位「肢體劇場」的表演者,也特別為這場紀念晚會編排了一段結合舞蹈和肢體表演,名為「作嫁」的藝術演出。還有一位年輕的音樂工作者黃鏡丞,自己彈奏吉他,再配合另一位拉二胡的演奏家黃思農,演唱台語歌曲「春夏秋冬」,之所以挑選這首歌,因為這就是台灣目前僅剩的4位「慰安婦」阿嬤,其中一位陳蓮花阿嬤最喜歡的歌曲,要將這首歌獻給蓮花阿嬤,向她的勇氣與堅韌的生命力致敬。
晚會結束前的另一個高潮,是專業團隊「彭雅倫藝術工作室」的戶外投影藝術 -「想不起來他長什麼樣子」,透過動畫圖像和光影的變化,呈現出「慰安婦」阿嬤的生命力量,只見色彩繽紛,千變萬化的投影,最後在地面創造出無數美麗盛開的花朵,演出結束後,婦援會的工作人員立刻將一朵朵的百合花,遞交給前來參與晚會的民眾,每個人手持一朵百合花,透過實際行動具體呈現「傳承」、「連結」、「遍地開花」的精神,儘管漫長的70年過去,但這段歷史絕不會被後世遺忘,正義終將有獲得伸張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