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國際來台觀光人數大減,這也影響到台灣首座的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由於收入銳減難以負擔房租,經營「阿嬤家」的婦女救援基金會決定在11月10日後閉館,目前正尋覓倉庫與新館址,希望可以為慰安婦阿嬤的故事再次開館。
婦女救援基金會宣布位在台北市迪化街紀錄慰安婦故事的「阿嬤家」,即將在11月10日熄燈閉館引起各界唏噓,不過,婦救會表示,這只是短暫的休息,如果找到合適地點,新的「阿嬤家」還會再度展示。
深究「阿嬤家」閉館原因,其實可以分為遠近兩大因素。近一點來說,主要仰賴日韓觀光客或是學生團體參訪為收入的營運型態,在疫情影響下,讓婦救會比過去更為慘淡,由於現址的日式洋樓是5年一期、每個月新台幣16萬的租費,依照目前的財務能力,確實無力再承擔。婦救會副執行長杜瑛秋說:『(原音)如果今年不關掉再延續,我們會被要求再(簽約)5年,這麼高的房租下,我們無法再負擔,我們只是暫時關掉迪化街的館,未來找到適合地方還是會開館或是到外縣市循環展出,這也都有可能。』
而遠一點的因素,則是「慰安婦議題」以及場館經營的先天限制。杜瑛秋表示,承平時代下,這類議題較難引起共鳴,且大稻埕周邊多是免費景點,這對沒有企業贊助的社福單位來說,經營就更加辛苦,為了使社會關注婦權議題,婦救援還是會延續「慰安婦議題」並擴充性別議題,希望未來可以走向「台灣性別人權館」的方向。她說:『(原音)有人會覺得說,我們NGO用這個來募款、要消費阿嬤,真的不是的,因為博物館經營要很多錢。』
閉館事實就在眼前,而當前慰安婦阿嬤所留下的文獻、照片以及相關創作如何妥善保存,正是婦救會當前最煩惱的問題。杜瑛秋表示,除了同步進行數位化之外,實體文物的搬遷以及尋覓適合的倉庫,他們也遇到經費的問題,還有能不能找到合適倉庫也沒把握。
婦救會建議民眾在閉館倒數前,可以再次憑弔阿嬤的故事,除了協助文物可以保存之外,也呼籲能有愛心房東為這段歷史伸出援手。